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

台灣當代流行的婚禮文化之拍婚紗

冠霞披與鑼鼓喧霄不再,當代的婚禮流行穿白紗、拍 婚紗 ,這個儀式經常在婚禮前舉行,且是現代新人大多會經歷的儀式。親朋好友很少追問你的訂婚儀式如何舉辦? 婚禮又有啥麼特別的佈置與程序? 但多數人最常關切的是,你婚紗照拍了沒? 找哪家婚紗館拍的啊? 有沒有出外景? 然後就開始對你的婚紗照品頭論足,接著比較 婚紗攝影 、化裝、價位高低。
雖然相片總是洋溢著甜蜜微笑,但艱苦的拍攝歷程,與婚紗館間的溝通協商挫折,箇中滋味大抵只有當事人能夠體會。多數朋友的經驗,包括我自己,都是挫敗的經 驗比順利的多…經歷這場儀式的洗禮後,新人多半已不敢再領教,至於其他的婚禮儀式,就任憑家人擺佈吧!
早期的台灣婚禮中,少不了全家福的婚紗照,兩家的成員與親友們坐得整整齊齊地拍照,為這場婚禮留下歷史的見証。那時的新人也流行到相館拍兩三張照片留念。 後來,經濟景氣的繁榮也帶動台灣的婚紗業興起(我的推測),從北部擴展到中南部,在商人的包裝與鼓吹下,我們不時地發現各地舉辦的婚紗大展,總吸引著新人 的目光。古代婚禮中的六禮,仍有許多重要儀式延續至今,但「拍婚紗照」顯然越居現今各種婚禮儀式,成為最昂貴的主流儀式。
簡述拍婚紗的儀式過程:
1. 向朋友討教
剛結完婚的熱心朋友們,通常會提供許多資訊。有時是拍照的小密訣,有些則是拍攝前的調理(例如做臉保養),有的則提供她們購買的新娘造型雜誌,接下來就是準新娘的功課了! 先挑出自己喜歡的造型、服裝款式或拍攝場景,留待與婚紗公司的造型師、攝影師溝通。
2. 逛婚紗館、議價
台灣的許多都會區都有所謂的「婚紗街」,可以一次逛足各種不同風格的 台灣婚紗攝影 公司,許多婚紗館前的騎樓下,經常擺設該公司的婚紗攝影集。此外,也有服務員身著西裝在一旁「拉客」。一但進入婚紗公司後,服務員通常會拿出公司的幾位攝影師作品,配上俊男美女的模特兒婚紗照。待你看中某位攝影師的作品後,一場價格爭霸戰就開始囉!
3.攝影棚內/外
價格談擺後,接下來是約定時間拍攝。若是結婚旺季,你所拍攝的價位不高時,那麼勢必得與一群新人群聚在婚紗館內等待,時間也常會被排擠到後頭,約早上開拍 的婚紗照,往往會延擱到中午才開始。造型師先幫你做造型,接著負責服裝的小姐請你先挑選服裝,然後才進入各種室內的攝影棚場景。外景顯然比棚內要來得耗費 工時,如果你選的地點是在山上或海邊,勢必得提早出發,否則常會落得趕不及陽光最美的時刻,只好擇日再行補拍。
4.選毛片、定組數
拍攝完成後,婚紗館會聯絡你前來挑選毛片。這也是一道極為繁雜的儀式,毛片不能抽取,只能依固定順序觀看。再者你的攝影師會奉命出現在你身旁耳提面命, 「這張拍得粉好看」「你要求的角度我都有拍進去」總是暗示你再多選幾張,你的接待人員(通常從頭到尾都是固一位)更會在一旁甜言蜜言,明示加暗示,有時還 會有特別演出的戲碼,刻意營造的氛圍總另人無法招架,這時有的新人就會號召親友團人馬出現,幫忙提供點意見,才不致昏頭轉向,唯唯是諾。
5.選訂/結婚禮服
拍完婚紗後,就要選定禮服。通常會建議一些特定的款式與顏色(傳統的中國紅也是頗受歡迎的必備色調)。這時禮服的件數再度成為議價籌碼,有時還可加上伴娘服與花童服。量好size大小後,得再來試穿一次,熱門的禮服,得在婚禮前才可以領取。(起碼也得再跑個兩三趟)。
6.化訂婚/結婚
新郎可能只須準備一至兩套的西裝,造型即可簡單打理完畢,但新娘子的服飾與顯然得大費周章。訂婚、結婚與歸寧打點不同造型,經常是天色朦朧時,就得匆忙趕去,傳統的訂/結婚要在插上頭花,或依各地不同風俗,飾以一些象徵「多子」的花(雞冠或是圓仔花)。
7.婚紗照的美工與排版
這也是極花時間的一門工作,重金砌築的婚紗照排版,怎可馬虎處理? 於是新人們還得撥空前往,看看電腦合成的效果,照片格放的處理是否有瑕疵? 一坐下來就得花上半天時間。此時亦最容易與婚紗公司意見相左或起爭執,處理不佳可能兩方得消耗掉更多時間成本。

多數的新人須經歷這一場繁複的儀式洗禮--由婚紗店的儀式人員主導,新人賣力演出的重要婚禮儀式。「當然我們若仔細去檢視,婚紗與蜜月旅行顯然是現代社會 所創造出的流行,商品化的華麗包裝,成為新人們展示階級(class)與品味(taste)的最佳場域受限於時間人力,以及攝影師的意識型態,我們所能拍 出的作品必然有其侷限。傳統的男尊女柔的價值觀透過影像不斷地複製。匆促的資本商品生產過程中,機械化的動作與手勢,持續地曝光、印相、壓條為一方美麗的 婚姻神話。美好的影像故事背後,究竟還有啥麼更重要的部份?」

值得思索的問題:
一、女性成為主體或被裝置?
乍看之下,「拍婚紗」是個以女性為主體的儀式活動,所有眩目的服裝、造型效果,皆試圖突顯新娘子的嬌豔美麗。然則實際上,就整個儀式過程而言,新娘子被安 置的位置、燈光,卻經常是從屬的角色。我的朋友發現,某些照片的燈光往往打在新郎臉上。此外男性經常坐在主位,顯得氣宇軒昂,而女性大多佇立一旁,塑造成 嬌柔、小鳥依人的角色。那麼,「拍婚紗,到底是為了誰?」這個問題就頗值得思考。
二、婚紗照與面子問題
許多研究中國文化的學者指出,「面子」概念是中國文化(或者說台灣漢人文化)中的一個重要核心。拍完婚紗,隔了好一段時間後,筆者頗能感同身受。台灣的婚 禮儀式之所以講究排場,重視每個儀式細節,除不失禮之規範外,也深受愛好「面子」的文化心態影響。輸人不輸陣,即使知道此「拍婚紗」儀式是當代的商品儀式 化的結果,除給當時關心的親朋好友見証,大概一輩子再也沒啥機會再拿出來細細品味。但逐漸扣連上愛好「面子」等文化因素,使其成為一項無法略過的儀式。不 拍婚紗,顯然跟不上當代的婚禮流行文化! 有失「面子」囉!



參考文獻:
1高以璇 從傳統婚禮儀式中的貺辭看臺灣社會的文化意涵
2楊炯山 1960 最新婚喪喜慶禮儀大全
3馬之驌 1979 我國婚俗研究

資料來源:Forever  in  my  Left  Atrium

http://e-v.com.tw/blog_p2.php?id=11&aid=40










台灣婚紗攝影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