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

16 個問題,在愛的路上帶著走

願得一心人,白頭不相離,真的只是過去的戀愛模式嗎?我們想著有沒有人能陪我們看細水長流,但是卻沒人認真告訴過我們,穩定關係不總是那麼美好,更需要學習。聽聽心理學家的建議,在放棄愛下去之前,有這十六個問題能找回愛的溫度。

好像都是這樣,單身漢羨慕曖昧中的人,曖昧中的人嚮往修成正果,修成正果的老夫老妻妒忌著單身漢,我們走在愛的循環裡,走到哪裡心裡卻總是有這麼點不滿意。

似乎我們談戀愛時,總希望尋找一種安穩與心靈契合,但當一段關係走過心跳加速的曖昧期,頭三個月只想和對方整天黏在一起的熱戀期,爭吵打罵最後相擁和好的磨合期,漸漸走進細水長流,生活被柴米油鹽塞滿,歲月過於安靜熟悉,你們太習慣彼此,有時候你忍不住看著他的睡臉,心裡想著:「我還愛不愛這個人?」

然後接著,當有一天你推開家門,看見他死盯著電視頭也沒抬,你發現他越來越懶,你發現自己很少心動,你下了結論覺得你們不再相愛。或者這麼說,你覺得自己感覺不到愛了。

「這是習慣,還是愛呢?」我們這麼問自己,然後由得關係一天一天摻了些懷疑與不確定。但是,如果這樣的「穩定關係」,其實更是情侶關係裡從未被提及的挑戰呢?

「當關係走入穩定,人們常會下意識的認為,這段關係是否出了什麼問題。」心理學博士 Barbara Markway 於psychology Today上刊登的文章說。「但是如果這段關係並沒有任何問題呢?」Barbara 分享自己在經常聽到大家關於穩定關係的抱怨:

    「我們的關係之間感覺越來越空洞」
    「我看著她的時候,再也感覺不到火花」
    「我們並不討厭彼此,只是我們的關係也像洩了氣的皮球,沒什麼好期待。」

這樣的說法是不是很熟悉?太多愛情故事的結局,都是我們認為「自己不再愛對方。」Barbara Markway 提議在面對當下狀況的難解時,讓自己回頭看吧,與另一半一起溯回關係開始的那一刻,去找那戀愛故事的起點。

重回相愛第一現場!找回「你們」版本的戀愛故事

當時,戀愛是怎麼開始的呢?可能是你給過他追求攻略的真實建議,他嘲笑過你幾次戀愛心碎,你們像不打不相識的一對戰友,在戀愛路上各跌各的跤,然後有一天就走到了一起;可能是一見鍾情,你們在街角某個咖啡廳相遇,不想錯過這難能可貴的一期一會;可能是你從未想過會愛上這個人,你們在彼此的世界之外,有不同的交友圈,性格迥異,卻像一雙相生火焰。

相似與互補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們當時這樣相愛了。每一段戀愛故事都驚心動魄,每一段戀愛故事也都平淡無奇,戀愛故事太多,但是屬於你們兩個的,就只有那一個。

Barbara Markway 分享自己與老公 Greg 同是心理學醫師,但也跟尋常的夫婦與情侶一樣,在 25 年的婚姻裡頭,常有難關要面對。在無數次的爭吵過後,他們發現藉著回想過去的戀愛故事,能再次找回戀愛關係的基石,並對彼此萌生親密感。回想戀愛故事,還有以下三個心理學好處。

1. 融化你們之間冰封的牆

把逐起的層層牆面移掉,愛才有空隙進來。藉由細數過去的戀愛軌跡,一點一滴拆掉在時光與歲月裡不經意逐起的屏障。

2. 找回相愛線索

當初你們是這樣開始的,這段關係有它特別不一樣,你特別喜歡的地方。循著過往的路,拉住線索,記住那「特別」的地方,增加你們相愛的厚度。

3. 回憶帶給關係更好的動力

我們都容易忘記當初曾為了愛,花過多少努力。藉由回想,能不斷加深對這段關係的信心,也指引你們往更明確的方向。

每一對戀人,都在彼此身上花下時間,建立連結,讓相愛變得如此自然而然。我們常以為戀愛是一場奇蹟,但事實上,創造奇蹟的就是你們自己,一點一滴。

16 個問題,在愛的路上帶著走

享受穩定關係,就和單身失戀一樣,也是一種學習。Barbara Markway 分享這 16 個問題,讓我們在愛的路上能帶著他們一起走,兩個人一起聊聊初衷,交換心事,再愛一次。

1.你們怎麼遇見彼此?
2.剛開始他/她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?
3.你們第一次約會去了哪裡?做了什麼?
4.你什麼時候發現這段關係在你心中開始有些不同?
5.為什麼你覺得這段關係如此特別?
6.你的朋友覺得這段關係怎麼樣呢?
7.你的家人們又覺得這段關係怎麼樣呢?
8.為了在一起,你們走過了哪些難關?
9.如果你們結婚了,是什麼原因讓你決定跟這個人攜手一生?
10.你最喜歡你們倆溝通模式的哪一點?
11.你們喜歡一起做什麼事?
12.你如何讓你的伴侶明白
13.你們如何照顧彼此?
14.你感覺你們這段關係裡特別好的地方是什麼?
15.現在的這段關係,是否曾讓你走出過往的某些情感傷痛?
16.上一次感到兩個人心意相通,是什麼時候?你們正在做什麼?發生了什麼事?

說穿了,戀愛就是日常生活裡的細語呢喃,你問我答,我問你答,我們留給彼此好好坐下來談場天的時間,談那些無關緊要的,談那些攸關生命的。

在這樣的年代,變化的速度太快,當別人急著告訴你「下一個會更好」的時候,我們想提醒你「再愛他/她一次」也是不錯的路徑。我們不要再愛對方愛得不夠,急著分手,我們要練習愛得不慍不火,像小火慢熬,炖煮耐人尋味的愛情味道。

願得一心人,白頭不相離,在這樣動盪的年歲,讓我們都練習好好的去愛一個人。

(摘自: 婚禮攝影 討論區)


參考文獻:
1王永旭 1996 專業人像 婚紗 攝影寫真藝術照
2王嵩容 2002 台北市婚宴市場消費者行為研究
3葉晉琚 1996 最新專業 婚紗攝影 成功之道

資料來源:女人迷

e時尚



一起瞭解五種愛的接受器

曾經聽過這麼一句話,「當你選擇了一個人,也選擇了一組必須面對的問題。」在我們閱讀過不少愛情祕訣或是戀愛方法之後,我們納悶自己為何還是不停地愛錯人、持續用錯的方式去愛人。關鍵就在於每個人需要的都不一樣,沒有一種幸福的祕訣模板,可以套用在每個人身上。但這就是愛情如此美妙的地方吧!聽聽海苔熊告訴你如何辨別他或她到底要的是什麼。

在研究伴侶幸福感的這些年,我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:雖然常常看到網路上一些文章分享「幸福七鑰」、「夫妻經營十守則」、「甜蜜伴侶五個秘訣」等等文章,許多心理學家也發現感恩、溝通、稱讚伴侶等等行為可以提昇夫妻滿意度,但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怨偶?為什麼這些方式在實際操作的時候,效果總是有限?百思不得其解!

直到最近研究夥伴 Dennis 推薦我《愛之語》的概念,我才知道,原來這個問題多年前婚姻治療師 Gary Chapman 博士就已經問過了。

他想知道:「為什麼有時候我們明明很愛對方,他卻感受不到?」「為什麼他說為這段關係付出了很多,自己卻仍然覺得這段愛對他來講可有可無?」

五種愛情接收器

 你可以問自己:在伴侶關係中,我最需要什麼(或許你都想要,請強迫自己選出一個最需要的)?他最需要的是什麼(請讓他自己選,你幫他選一定不準)?

A.對方的稱讚與鼓勵B.紀念日溫馨的送禮C.協助完成你的工作D.精心溝通陪伴時間E.身體的擁抱與接觸

Gary Chapman 將「愛的接收器」分為五種,包括肯定的言詞、接受禮物、服務的行動、精心的時刻、身體的接觸。上面這五種,分別對應到下面五種類型的人(請完成上面的測驗再看解答)。

A. 肯定型

你很需要被看見。當別人稱讚你,或說你哪件事情做得特別好的時候,雖然會有些不好意思,但卻相當開心,因為一直以來你所追求的,就是那種被肯定、被重視、被需要的感覺。所以如果有人能夠接納你的意見、傾聽你分享成就或專業、對你表示感激等等,都會讓你有一種被在乎、被愛的感受。

B.禮物型

你渴望能擁有一些什麼。很喜歡收到禮物,所以你很重視生日、在一起紀念日,甚至一年當中所有屬於情侶的節日,你都希望能希望收到對方的禮物祝福。這並不是說,你是個拜金主義者,或許是從小在物質上的匱乏、父母對手足的偏心等等,讓你對於「擁有」自己的東西和「專屬」自己的禮物感到渴望,因此你通常要透過重要的人送禮物,才能感受到他對你的在乎。

C. 工作型

你是一個實際的人。相較於鮮花浪漫、禮物溫存,你更重視的是他能不能幫你的忙。例如,一起處理一些瑣事、用一些具體行動協助你完成工作、做家事、準備飯菜、或整理環境等等,會讓你感覺到自己在這段關係裡是被呵護、被了解、被重視的。尤其當他投入地在幫忙,或是犧牲自己的一些時間完成你交付的事情時,你更會深切地感受到對方是重視你的。

D. 陪伴型

自始至終,你在乎的都是用心。更精確的說,你喜歡兩個人一起相處的時間。不論是放假時什麼也不做地一起在咖啡廳念書,或是每天晚上15分鐘專注地聊天與溝通,只要是花時間將注意力放在彼此身上,就是溫馨的時刻。例如,陪你聊天、做菜、玩電動、甚至只是一起泡澡,重點是在這段時間裡面,兩人都擁有彼此的全部,就比什麼都能讓你感受到愛與歸屬。

E. 感官型

你是一個擁抱性飢渴的人。同年被不當對待、或太少的肌膚接觸、太長的等待等等,讓你對於安全感有高度的需求。你不只希望對方總是能出現在你身邊,還希望能接觸他、感受他的體溫,因為這是最真實的安全感。這類型的人可能有較高的性慾望(或身體接觸的慾望),但這些慾望的背後真正的意義,其實是想要被愛、被在乎、被關懷,而透過親吻、牽手、擁抱與愛撫,可以緩解心中對於關係的不安與焦慮。

練習表達,也練習接受

你們的愛之所以一直對不起來,是因為兩人從來不是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,去「說」彼此的愛之語。如果他是感官型,就多給點擁抱和接觸吧,如果你是工作型,也要讓他知道對你來說「幫忙」比「浪漫」更重要。

或許你會覺得「什麼嘛!這我早就知道了!」那麼你可以「切身」試試看,會有好報的!

(摘自: 婚禮攝影 分享站)


參考文獻:
1黃瑞銧 1994 高雄市民 婚紗 攝影消費行為之研究,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
2張月惠 1992 台中 婚紗攝影 之消費為與潛在消費行為之研究,靜宜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
3陳信宏 傅懷慧 2004 婚紗攝影消費者生活型態與消費行為之研究,遠東學報

資料來源:女人迷

http://e-v.com.tw/blog_info.php?BAID=594&lang=tw